發稿日期:110年6月17日
自從全國進入三級防疫警戒,一夕之間人們為疫情快速進入社區感染感到措手不及,隨著每日病例數增加,股市經濟生活全面受到影響,來路不明的傳染鏈,醫療系統負荷超載,超過以往SARS的死亡病例等等。身處在如此大規模的創傷情境中,人們被引發出種種的不確性,同時伴隨著深深的無助感。不像地震和颱風等災害一發生就過去,疫情不知道會持續多久,隨著疫情嚴峻,會不會將出現更多無法想像的事情呢?
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唐守志說,不確定感和無助感,容易引起人們的壓力、擔心和恐懼,當這些負面情緒得不到調節,並且持續地累積,最終可能將會侵害我們的心理健康。根據統計,在疫情困難期間,壓力反應、焦慮症、憂鬱症和失眠的情況會增加,尤其對於先前有精神疾病史的人來說,將可能會加重疾病惡化。防疫不只是防止病毒的傳播,也是關於我們的心智要如何去面對它的問題。過去研究中,在疫情期間,能保持精神健康的人將比較不容易染病。因此,不只是身體防疫,心理也要防疫。
心理防疫有三大功能,增加抗壓性、加強韌性和減少危害。唐守志分別介紹如下:
一、增加抗壓性
我們強調心理防疫,並不是要增加心理的負擔,而是要去覺察和辨識。在疫情困難時壓力反應並不一定是病態的。適當的壓力將提供警覺,並且要求我們作出應對。重點在辨識壓力是否適當,是否會造成我們思想、情緒、行為和身體的影響。例如,在思考上難以集中注意力,容易分心;在情緒上難以放鬆、覺得焦慮或低落;在身體上覺得緊繃、疲勞,坐不住;在行為上變得孤僻,容易爭吵,難以完成工作。當我們發現這些壓力正在影響我們時,便可以採取相應的步驟去應對。如果這些抗壓的措施無法帶來改善,可能就需要尋求專業上的評估和治療的介入。
此外,安全和冷靜也是增加抗壓性的好方法。例如確實做好隔離措施,戴口罩、勤洗手,避免外出,接觸物品後用酒精消毒,減少群聚的風險。在資訊安全上,了解訊息的正確性,適當掌握必要資訊,衡量新聞訊息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,拒絕接收謠言和傳聞避免壓力鍋效應,學會辨別來自於政治宣傳目的的新聞而不受影響。也可以建立適應性的認知重建,例如即便病例數增加,但是仍有逐步減緩的趨勢,而且也不像國外感染時病例數以等比級數上升,表示我們採取的防疫措施有其成效。
在保持冷靜上,可以使用呼吸訓練、肌肉放鬆訓練,思想中斷法,來減少干擾和增加放鬆度。也可以從事獲得正向情緒的活動,例如做瑜珈、閱讀、聽音樂,看電影,或者學習問題解決的策略,模擬問題產生的應對策略。如果,情緒的激動性仍無法減低,則可以使用醫療方式來提供協助,例如適當的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等。
二、加強韌性
創傷經驗的第一個受害者就是希望感。在不確定和無助感下,就容易改變對日常的態度,產生災難性的想法,而覺得沒有希望。保持正向態度,對未來有好的預期,將有助於重新灌注希望。例如,雖然台灣本土的病例快速增加,但是我們之前爭取到的時間也並非無用。這些國內外累積的,如何應對疫情的知識和經驗,能幫助我們更好更快做出反應。更何況,疫苗也被開發出來,只要我們持續做好隔離,減少感染,隨著社區感染被控制,我們也能逐漸接受疫苗而得到保護。希望的感受,不只來自於內在對行動的信念,也自於對政府和醫療的信任,相信這些措施能夠帶來改善。
同時,透過自身想法、情緒和行為的調節,能夠增加自我效能,對於掌握正向結果更有把握。例如我們可以健康飲食,良好睡眠,適當的運動,來提升身體的免疫力。多充實防疫的相關知識,了解病毒對人體的影響,包括症狀、風險因子,以及到甚麼情況下需要接受評估和治療等等。此外,保持和家人與朋友連結,可以彼此支持和分享感受,資訊的交流,甚至共同督促應對和改善的生活計畫,從而加強面對疫情的韌性。
三、減少危害
新冠病毒對人的影響不只在肺部的永久性損傷,也可能造成中樞神經系統的傷害。在急性發作期,除了局部味嗅覺神經的受損,確診個案也被報告過出現,頭暈、無力、抽蓄等局部神經症狀,年長者可能會出現意識混亂的譫妄表現。這些也可能被誤會成精神病症狀的發生,因此需要更進一步的鑑別診斷。此外,在國外研究指出,即便無症狀的確診患者,也可能在一段時間後,出現精神病症狀,目前還不清楚是否病毒直接造成中樞神經變病所造成,然而確實需要後續的追蹤觀察。
對於在隔離措施過程中,被隔離和家人分隔,無法自由行動,甚至身體出現症狀,需要在醫院接受治療,種種的創傷經驗,也可能來造成各種急慢性的壓力反應,如果個人能夠覺得這些壓力對自身的影響,並且及早尋求幫助,就可以避免之後的傷害。
唐守志指出,卡謬在其小說《鼠疫》中曾提到,疫情不只是和疾病的戰鬥,也是「每個人的幸福和抽象觀念之間的拼鬥」。這些抽象觀念,教導我們要如何防疫才是正確的,減少以個人幸福為藉口下的盲目和非理性行為,那間無助於疫情的控制,因為真正的防疫工作,是需要從心中的觀念開始的。